2015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于7月19日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屆大講堂邀請50多位傳媒領軍人物,既涵蓋了學界泰斗,也有業界精英,為來自海內外160余所高校的350余名學子帶來最新的傳播資訊與研究動向,講授傳媒業改革創新的經驗與教訓,分享他們的人生感悟,進而深化對新聞傳播學科和傳媒業的認識。以下為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會展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張敏7月23日上午在第六屆中國傳媒領袖大講堂上的演講概況。
被忽略的會展業進化史
張敏介紹說,會展是一個現代名詞,但是會展作為一種活動卻由來已久。在國內外人類發展史中,會展活動大量存在于宗教、政治等領域。
他指出,距今已有5千至3千年歷史的三星堆遺址,證明了蜀地曾出現長時期大規模的原始祭祀活動,這種祭祀活動是原始的宗教會展活動。公元前22世紀,禹會天下諸侯于會稽之野即紹興茅山,這是有史以來最早的大型活動,肯定治水功德,體現天下理想。公元前1045年,史載商末武王伐紂之初,有八百諸侯會盟津之壯舉,千帆競渡、鼓角連營。周秦之際,諸侯會盟多達數百次,其要者如葵丘、踐土、黃池、徐州四大會盟,以及后來的秦趙會盟。其影響之深遠,不僅確立了家國君父的天下秩序和克己復禮的君子人格,而且促進了中華文明的演進和統一國家的形成。孟子根據《葵丘盟誓》總結出國人五條天命,進而確立以孝為本、尊賢育才、敬老慈幼、權力公開、睦鄰互惠等天下治理原則。這些有組織的現場集聚的以溝通為目的的活動,都是會展。
除了介紹中國的會展歷史,張敏還對西方的會展史進行闡釋。西方文明史上最早的會展活動,當屬古希臘奧運會和戲劇節。這兩者均起源于原始宗教活動,其共同特點是面對希臘諸神和城邦公民,在特定時間特定場所公開舉行,通過有組織的體育競技或戲劇活動,在公平競爭的平臺上,為城邦內部的溝通合作創造了條件,造就了奮發向上的公民英雄,成為古希臘民族不可或缺的特色化生活內容。
在近代,會展活動的重心轉移至經濟文化、國計民生,形成服務社會的產業;會展活動的形式由顯貴專權轉移至公眾自主;會展活動的核心由以神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這些都是近代會展世俗化取向的表現。而在世俗化道路上,會展形式萌芽于原始社會民間自發的集市活動。張敏介紹,進入現代社會之后,以產業基礎蓬勃發展為基礎,展會活動出現產業化趨勢,如1851年倫敦舉辦的“萬國工業博博覽會”,標志著地方性集市貿易向世界市場國際貿易的過度。
鑄造奇跡的當代會展業
張敏講述,從WTO開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會展業興起,并服務于現代服務業。他指出會展的形式不是一層不變的,現代意義上的會展業包括多種形態,最高一級的有奧運會、世博會、世界杯等全球頂級會展活動,次一級的有APEC、東北亞論壇等國家重大會展項目,再次一級的有三大會展城市群、兩個會展城市特區等全國會展城市。
他認為,中國現代會展業的興起,得益于開放型經濟的建設。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看到中國會展業所面臨的挑戰。當代中國會展業正是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狀態中發展。
演講最后,張敏引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曲《我和你》,來闡釋會展活動的特征——現場集聚,“我和你,心連心,共住地球村,為夢想,千里行,相會在北京”,以智慧與幽默贏得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