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會展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仡櫺袠I發展時,業界更多的是對會展業發展歷程做出階段性劃分,鮮有人關注會展場館的變革。事實上,伴隨社會和行業發展的同時,會展場館也在不斷地創新演進。通過對比分析建設時間、社會背景、建筑風格、功能布局及管理能力等特征,筆者于2015年首次對國內會展場館進行了代際劃分。而此次要強調的是,場館代際更迭要與管理能力相匹配。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接受蘇聯支援,建設起第一代場館。城管外觀具有明顯的蘇式風格,內部結構更像是博物館,適合展覽陳列;前廣場以舉辦慶典為主,如北京展覽館、上海展覽館等。為了向新中國建國10周年獻禮,展示工農業發展成果,第二代場館應時而建。場館建筑以體現中國風格為主調,整體外觀及展廳布局均采用園林式建筑,占地面積大,但可用展覽面積相對較少。
第一代、第二代會展場館的功能更多在于展示國家形象和成果,市場推廣和營銷能力建設談及甚少。這兩代場館需要全面升級,才能適應現代會展業需求。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與國際接軌,需要現代化的新型場館作為對外開放的展示平臺和對外貿易的聯接平臺。于是,不少城市開始在市區興建會展場館,會展地產應運而生。第三代會展場館開始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場館功能——具備專業化和現代化的規劃設計,電氣化布局較為完整;室外展覽面積較為規范,適合進行大型器械展示。如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成都沙灣會展中心等。隨著全球經濟中心東移,我國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展覽規模不斷增長。自2000年以來,會展場館開始進入大體量、現代化建筑的第四代——位于遠郊區,場館功能以展覽為主,電氣化布局完善。如北京順義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一期竣工 10.6萬平方米、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一期10.35萬平方米、廣州琶洲展館一期竣工13萬平方米等。
在我國改革開放起步階段,正值德國會展業快速擴張時期,1995年,我國首家會展業中外合資企業——京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我國首家中外合資場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投入運營。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有少量學者被公派到歐美學習會展管理經驗,但由于較為分散未形成普遍影響力。2002年,中國貿促會與德國國際培訓和發展協會合作舉辦“赴德國展覽管理系列培訓班(Messe Campus)”,由專家、學者和會展從業人員組成的第一批會展專業人才成功將德國整套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因此,中國會展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德國印記”,建成于此時期的第三代、第四代會展場館也同樣如此——以展覽為主的場館功能布局,展覽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并不斷擴展,所處位置也由市區移至郊區。具體到管理要求,這兩代展館功能配置以展覽為主,因此,場地租賃、交通物流、展品倉儲、電氣接駁等與展覽相關的縱向管理能力較強,而與之相匹配的會議、餐飲、住宿等橫向管理能力較弱。“重展輕會”現象由此而來并影響至今。
2009年,國家會議中心投入運營以來,中國的會展場館進入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第五代——整體開發的城市會展綜合體。場館建設不再僅僅是單純展覽規模的擴展,而是均衡配置會議、展覽、餐飲、酒店及寫字樓等設施。除電氣化布局和智能化程度持續提升外,場館開始注重綠色環保設計及功能。由于綜合體場館在功能布局、業態組合上的重大變化,對于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國家會議中心借鑒美國和其他國家會展場館管理經驗,把“五星級酒店管理理念”引入到會展場館中。由此,會展場館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2016年,因接待G20杭州峰會而投入運營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創造了第六代“大平臺”會展場館,除了傳統的會議和展覽,將旅游、文創、體育及娛樂等其他業態引入到場館中,突破了會展業邊界,成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會展場館平臺化生態”。
第五代和第六代會展場館所處環境與以往明顯不同。中國對外交往頻繁、話語權增強、影響力擴大、綜合實力發展迅速、體驗經濟和共享經濟崛起、會展融合趨勢加快。隨之而來的是,場館建筑風格、功能布局、服務能力等各方面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國內六代場館并存,競爭激烈。從第一代和第二代場館的“管理服從計劃”、第三代和第四代場館的“管理支持業務”、第五代“管理提升體驗”,到第六代場館“管理創造平臺”,管理能力在場館領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只有管理能力與場館代際恰當匹配,才能夠激發新一代場館的潛力,不斷推陳出新。
(作者系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