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虹橋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啟用在即。業內外普遍認為,中國會展業這一超級航母有可能改變世界會展的力量對比,全球會展業將面臨重新洗牌。不過,面對未來變局,長三角包括上海會展人首要關心的是會展綜合體將給他們帶來什么。究竟是令人忐忑的虹吸通吃,還是眾望所歸的溢出多贏?如果說綜合體將改變世界會展業格局還為時過早,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大的范圍和更多的故事;那么改變上海乃至長三角會展業格局,或許就是會展人眼下即將面對的現實。茲事體大,難容不察。
筆者不揣冒昧,從第三方立場觀察思考,結論支持溢出多贏。具體觀點愿在這里與業內分享,希望有利于未來會展業市場的活力與公平。筆者的想法主要立足于市場資源和會展業特性,即內在與外部兩個方面。
想法之一,會展綜合體雖大,但不可能獨吞市場。長期以來,場館基礎設施不完善一直是上海的瓶頸。可謂是會展業在“螺螄殼里做道場”,規模可著場館做,項目追著場館走。展覽總規模從2002年的100萬平方米,到2012年的1109萬平方米,擴大了10倍;室內展能從10萬平方米到40萬平方米,擴大了4倍;而始終不變的是賣方市場。
2013年,上海展覽總規模為1200萬平方米,主要場館的租用率高達56%至62%,逼近使用極限,甚至影響到了場館設施的安全維護和周邊的安寧。會展綜合體2015年增供室內展能40萬平方米,可令上海展能翻番達到80萬平方米。然而,預計屆時展覽規模將超過1500萬平方米,體現的仍不過是市場需求,還是在還欠賬,解決補償性發展的問題。真正面對未來上海會展市場的擴張,余量空間其實也很有限。
未來30年,中國將經歷人均GDP從5000美元到5萬美元的轉變,消費市場將相應擴容5到10倍。上海是中國的市場中心,其會展市場絕對不容小覷。有限的滿足能力,和無可限量的市場擴張力、營銷力和吸引力相疊加,其結果當然是溢出。這里有個數據可供參考。1956年廣交會初創,統領中國外貿市場份額超過80%。到2012年,廣交會成交額已增長近千倍,但其影響全國外貿的比重降至不過4%。中國市場絕非有幾條“巨鯨”就轉不過身來。面對市場擴張,既不能用過去的尺度丈量今天,也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預測未來。
想法之二,會展業有兩大特點:資源整合與個性化服務。整合首先要集聚,從世界各地各行各業各專業各領域把資源樣品、創新創意及相關市場主體都集中起來,實現溝通、協商與合作。會展市場的資源整合力來自城市功能,體現馬太效應。未來,上海將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會展中心城市,將積聚海量資源,且這種資源不可存儲,勢必導致項目外溢。作為上海腹地的長三角,未來將建成世界最具實力與活力的城市群,進而成為會展項目轉移承接的首選區域。這與廣交會造就珠三角會展業繁榮異曲同工。
與此同時,資源樣品、創新創意、市場主體及其交往溝通方式的個性化多樣性,加之市場固有的分散化決策特點,決定了對會展服務、檔期價格、場館設施、運作團隊做市場選擇的復雜性。超級場館服務供給的有限性,面對這種近乎無限的復雜性,以及市場天然的求新求異的競爭性,決定了展會項目超量溢出的內在必然性。事情有點兒像獅子捕獵,獵物70%以上輪不到自己吃,而要與其他動物來分享。參與饗宴的動物形形色色,食性癖好各有不同,吃什么、怎么吃自然匪夷所思。
上面說的是客觀必然性。就主觀能動性而言,長三角是上海的腹地支撐,唇齒相依。上海有義務輻射長三角,杜絕虹吸通吃,鼓勵溢出多贏。如近期上海11號線、17號線兩條地鐵接駁江蘇,有力促成了同城效應,為人力物力和項目的溢出多贏創造了條件。同時,長三角各城市特色化發展,錯位互補,共享自貿區,推進大通關,建設信用長三角,強化區域創新體系等舉措不斷,也將有效地促成溢出多贏。
未來,長三角將形成全球最發達的會展城市群,筆者對此深信不疑,并樂觀其成。
(作者系上海會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