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畢業的同學問我怎樣開始自己的策展之路,我覺得先要自己打下一個堅實的策展基礎:一個策展人需要具備對藝術史的認知和對藝術規律價值判斷的能力;還需要具有對展覽調控的能力,如人際關系處理和管理能力、服務意識、推廣能力;另外需要對一個展覽流程中各個節點的邏輯控制能力。
策展人的展覽本身就是自己的作品,是一種綜合獨立表達方式,也是在建構一個大的生態機制。策展需要自身先解決生存問題,剛畢業的同學,可以先在藝術機構工作開始,做策展助理、館長助理或媒體工作,積累自己的策展經驗和生態資源,幾年后可從身邊的朋友開始策劃小型的展覽、以服務的心態嘗試策展,逐漸打開自己的局面,過程中也需要延展思考文、史、哲介入現實的意義,這樣才能更上一層樓。
策展人和策展的重要性
策展是藝術理論的實踐,是策展人對現實感受和理念的表達;展覽是在社會中藝術功能的體現:與觀眾互動、交流、體驗,也具有藝術普及的功能;它是藝術現象的敏銳體現和方向標;也是藝術生態鏈最重要的環節。展覽的藝術史脈絡和個人策展脈絡、對參展作品作出選擇和判斷、展覽放在現實文化的背景中尋求針對性意義、對藝術本體的方法論和直覺感受的敏銳度、策展人獨立或包容的態度,都是展覽價值體現的元素。
1、根據展覽經費和定位來邀請不同身份的策展人;
2、展覽目的不同邀請的策展人也不同,每位策展人對藝術媒介、藝術家人脈、關注的展覽類型也有所側重;
3、根據藝術總監、館長或出品人的策展人資源來邀請策展人;
4、邀請的策展人素質也決定著展覽的品質,因此策展人的邀請在展覽流程中舉足輕重。
策展人需要具備一個展覽流程的細化經驗
一、展覽資金來源
展覽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發起方來解決。分為幾種情況:1、主辦方作為發起方可以自己出資金也可找贊助,邀請策展人策展;2、策展人發起展覽,由策展人尋找贊助;3、展覽由藝術家發起,自己出資或尋找贊助,邀請策展人策展。因此發起人或策展人需要有很綜合的運營能力。
二、策展人定主題能體現整個展覽的意義
展覽的主題需要策展人確定展覽的類型與目的,有的策展人擅長藝術史梳理和回顧,這類策展人也在藝術批評上側重理論研究;有的策展人對當下生存的體驗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著重提案展,針對性的策展話題明確,給觀眾以生存的啟示;有的展覽傾向對于藝術本體的實驗,側重于媒介、方法論、材料和藝術語言的研究;還有一類策展的探討傾向人與空間、環境、生態的關系等等。
另外從現實性功能考慮與商業結合的展覽,借用商業資金,但主題定位以嚴肅性為依托;相反類型的展覽是一種與主流意識形態、商業不合作的方式呈現,表達策展人和藝術家的態度。
不論哪種類型的展覽所有流程都將圍繞展覽的主題定位展開,因此展覽主題是展覽的價值核心。
三、邀請藝術家及其作品
1、藝術家和作品的選擇也要考慮展覽的主題、類型和目的,以新作品為好;
2、藝術家對于身份和品牌的自我維護很重視,展覽也要考慮老中青藝術家搭配問題,把握不同類型的藝術家比例非常重要;
3、還要考慮藝術家的創作脈絡和綜合能力,這方面個展表現的就更突出。現在不是藝術家獨自封閉創作的時代,信息了解和資源整合能力對于藝術家也很重要。
四、展訊整理
展訊內容包括:展覽開幕時間(選擇周末、節假日期間開幕的情況普遍,因為參觀的人流量相對大些;春秋季氣候較好,對于展覽也是最佳時間)、地點(根據展覽目的選擇不同的合作場地、交通便利更佳)、參展藝術家、策展人、出品人(一般是主辦方的管理者或投資人)、藝術總監(或機構館長)、學術主持(邀請重要批評家給予理論支持)、聯系方式、主辦方(主要是展覽發起方或投資方)、承辦方(展覽實施方)、協辦方可以是合作機構也可是其他贊助方、策展文章(給展覽定位的主題詮釋、新聞稿等)。
五、宣傳品設計
展覽宣傳品包括:請柬、海報、畫冊。紙質請柬越來越少,逐漸被電子請柬所取代。畫冊是一個長期存有的文獻,具有持續宣傳或文獻價值;根據展覽目的決定畫冊成本、質量,海報、畫冊設計需要讓設計師了解展覽的理念,設計風格與展覽理念統一協調。
六、紙媒推廣
紙媒目前由于受到網媒的沖擊,逐漸向精英化、主題性、創造性、歸納性轉型。要在紙媒廣而告之,必須根據展覽費用的分配比重來定,為了生存:除了主題精英版面免費,其余部分需收取藝術家費用或作品支撐正常運營;如果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擴大宣傳力度,也可選用這種付費方式。一般展覽費用少的情況只用在紙媒底頁小的快速展訊版塊里刊登,不需要花費用。把紙媒體的信箱整理后群發給紙媒,成為一種宣傳渠道,紙媒推廣開展前一般提前一個月完成。
七、網媒推廣
網絡媒體除了微博、微信、論壇、博客、豆瓣、QQ群、短信等自媒體外,其他門戶網站首頁、廣告欄可根據展覽資金適可出資宣傳,保留一定的時間持續宣傳;而一般展覽只需要在展訊里發出,普通展訊宣傳因免費,易被其它展訊添加和覆蓋,在首頁保留的時間相對較短。網媒宣傳的力度也需要根據展覽資金而定,現在自媒體中微博和微信成為最重要的公共宣傳平臺。
八、作品運輸
作品運輸根據空間機構實力而定,如果藝術機構負責運輸,這時需要藝術家簽定借展協議;藝術家自己送到空間,藝術機構也需要給藝術家填寫入館登記表或協議。短途展覽保險是作品運輸中容易忽視的,具有爭議的藝術圈“7.25大火事件”牽涉的很多問題就是一例。海外展覽由國際運輸公司代辦相對簡單些,但費用較高,個人辦理較麻煩;海運、空運費用也不一樣。
九、布展
布展通常需要策展覽人自己根據展覽場地安排布局,但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大型展覽,如藝術節、雙年展,總策展人把每個分展的整體結構安排好;這時要注意展覽主次,還有展覽與展覽之間的關系,以及展覽類型;
2、 中小型展覽主要是需要考慮作品空間布局的理念、展覽的類型和豐富性,藝術家作品的關系、歸類;空間布局也可以根據環境再創造,給觀眾以新的感受;
3、 布展通常也可以邀請布展公司、設計師進行,尤其是技術性很強的藝術新媒介展,更需要很強的專業工程團隊。
十、展覽開幕、展后宣傳
展覽開幕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展覽開幕式流程、酒水、晚宴、文獻記錄(展后宣傳也很重要)、媒體嘉賓邀請、即時發布現場信息。開幕式也是藝術家與觀眾、策展人、經紀人、藏家相互交流的好時機。
結語:
批評家重要的是利用文字媒介歸納藝術現象和價值判斷;藝術家相對個人一些,敏感些;經紀人則是以運營和推廣為中心工作;而策展人集三者于一身,其專業性的培養、策展人的生存機制、展覽資金來源、資源整合能力、展覽程序的細化和分工等構成了展覽的生態鏈,這些內容都急需要形成文本,這樣才能形成體系地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