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玉玲來源:光明日報 發表時間:2014-10-21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文化會展該怎樣辦? 日前落幕的2014北京國際設計周給出了參考意見。這場活動會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與產業代表,形成國內外設計資源的大薈萃,培育了設計市場,在專業化和……
文化會展該怎樣辦?
日前落幕的2014北京國際設計周給出了參考意見。這場活動會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與產業代表,形成國內外設計資源的大薈萃,培育了設計市場,在專業化和規?;矫孀龀隽颂剿?。
一場關于設計的頭腦風暴
韓國設計師柳相忠雖然不會中文,但找了一個留學生幫忙“按圖索驥”,根據北京國際設計周免費印發的北京設計地圖參加了不少論壇和展覽。他告訴記者,國際權威設計媒體評選把北京國際設計周評為全球40個A類創意設計活動之一,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入選“全球設計地圖”的創意設計活動,也是亞洲規模較大的設計周活動,所以他慕名而來,果然收獲很大。
盤點2014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成果,組委會發布了一組數據:設計周各項活動參觀流量達600萬人次,匯聚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350余項設計展覽和相關活動,200多位世界知名的設計師參與主題研討,帶給觀眾一場場視覺盛宴和關于設計的頭腦風暴。
“北京國際設計周經過五年的持續培養,就是希望形成品牌,助力北京‘設計之都’的建設。這一年度,北京國際設計周的設計交易成果突破百億元,達到102億元,其中帶動文化旅游收入、拉動各個商圈及各類設計消費活動而形成的設計消費額5億多元?!北本﹪H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曾輝介紹,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國際化程度大幅提升,在匯聚國內外專業及社會資源,促進設計產業和設計交易、設計貿易發展方面均有明顯的進展。
在這場文化會展上,經典設計獎集中代表了北京國際設計周要倡導的大設計理念。2014年經典設計獎花落誰家?“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保護性修復設計項目”最終勝出。該設計融合航運、旅游、生態與人文遺產保護等功能,使各類伴生歷史遺存、歷史街區村鎮,以及相關聯的環境景觀得到保護性修復,成功地保障了大運河的生態風貌與可持續性,又為設計與相關產業融合提供了新的示范。
多主體參與的運作模式
中華世紀壇、798、大柵欄、東城胡同創意工廠等196個場所在過去一周時間里都打上了“北京國際設計周”的烙印,涌動著“設計”的熱潮,形成北京特色文化旅游線路,讓參觀者體驗時尚北京、設計北京的文化魅力。這些活動,充分調動了北京各區縣的參與,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石景山都行動起來,創意設計園區、街區、院校、展館、商圈、店鋪、休閑場所都來承擔藝術設計展覽和臨時活動,既方便市民就近參觀設計展,又讓設計滲透到城市的各個角落。
“北京國際設計周作為大型文化品牌活動,采取了政府引導,企業承辦,市場化運營,多主體參與的運作模式。屬于公共運行、公益性事業性強的部分納入政府支持范疇;屬于企業性、商業性強的部分盡量按市場原則操作。會展經濟也是經濟,沒有市場需求的支撐是走不遠的,我們十分關注這方面的努力?!备枞A集團總經理李丹陽說,設計周致力于整合專業及社會資源,匯聚全球頂級設計理念和設計成果,為國內外設計機構和人才提供展示、交流、交易的服務平臺,打造服務公眾的“展示周”、服務專業的“交流周”、服務產業的“交易周”,不斷培育設計市場,推動設計交易和設計貿易。
不僅調動北京市各區縣的力量,還調動國際力量參與。2014北京國際設計周國際化程度大幅提升,繼倫敦、米蘭、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等城市成為北京國際設計周主賓城市之后,巴西圣保羅、葡萄牙波爾圖、韓國首爾、美國紐約等國際眾多設計城市紛紛提出申辦未來設計周主賓城市。2013年主賓城市阿姆斯特丹帶來了“大黃鴨”,宣揚簡單快樂的設計理念。今年主賓城市巴塞羅那的設計是“巴塞騎士”神馬,用廢舊的鋼鐵零部件“再循環”設計,拼裝成的這匹機械馬,宣揚再利用設計的理念,也鼓勵年輕人敢于創新。
不僅在線下“借力”,還要到線上“圈地”。2014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發布“設計貓”,宣布與天貓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據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介紹,設計周與天貓的合作,可將中國的設計消費帶入互聯網時代,為中國原創設計找到一個推廣的新平臺,也將為天貓注入更多時尚化設計元素。
把資金用在刀刃上
“我們以前也辦過幾屆珠寶設計競賽,但影響力不夠大,近兩年和北京國際設計周合作后,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提升。”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畢立君談起了與北京國際設計周的“緣分”?!氨本┨罅?,單憑自己的力量,砸下幾百萬元的宣傳經費,也不見什么動靜,像打了水漂一樣,而借助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平臺,事半功倍。”
“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350多場活動,我們只用了很少的資金,相比國內許多地方辦的文化會展,可謂節儉和‘小氣’”。李丹陽說,我們把資金用在“刀刃”上,用于搭平臺和宣傳推廣,提高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品牌知名度。僅北京設計地圖就免費發放了數十萬份,方便參觀者取閱。再如開幕式,我們沒有采用豪華晚會或演出的方式,不重“面子”重“里子”,辦成了一個2000多人的國際設計洽商交流聚會,創造條件讓遠道而來的設計師和產業代表充分接觸,對接資源、交換信息,找到商機。
各類展覽和論壇愿意“搭車”設計周,就是因為設計周是一個大的平臺,由北京市政府聯合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共同主辦,層次高、有內容,是能夠集中反映北京設計競爭力的重要設計活動。如今,“設計北京”已成為北京城市的新名片。(本報記者 張玉玲)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