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任大剛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發表時間:2014-11-06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多辦高端國際會議,能倒逼地方政府和企業想辦法提高排放水準,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改變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 任大剛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峰會(APEC會議)于11月5日至11日在……
多辦高端國際會議,能倒逼地方政府和企業想辦法提高排放水準,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改變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
任大剛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峰會(APEC會議)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時隔13年再次成為APEC會議東道主。為辦好這次APEC會議,有關各方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可以想象,通過一些臨時措施,APEC會議期間的北京及周邊省份空氣質量,應該是有一定保障的。如此一來,不僅與會的各國嘉賓能夠放心參會,整個北方地區經常受到霧霾侵擾的普通民眾,也將有更多機會享受到藍天白云和新鮮干凈的空氣。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經濟復蘇的火車頭之一,擔負著前所未有的國際責任。近些年,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頻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高??梢灶A見的是,今后可能會有更多的國際會議放在中國召開??傮w而言,中國未來如果承辦更多的國際會議,能夠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可以推動會展經濟的發展。根據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統計報告,中國此前入圍了2014年全球十大最佳會議國家,以全年接待340場國際會議而名列第八。以大型高端的國際會議為龍頭,帶動商貿會展的產業化發展以及相關的建筑、人才培養市場的發展壯大,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正在中國快速形成。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共舉辦2363個經貿類展覽會,比2012年增長15%;展覽總面積約7015萬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16%,約有一半的展覽會規模擴大。相關的人才培養也得到迅速發展——據統計,2013年全國招收會展新生12966人;目前全國會展專業在校生為37826人,其中本科生為10798人,人數首次過萬。
其次,可以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目前,中國產品已經遍布全世界,中國文化也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國在努力了解世界的同時,也渴望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風土人情、真實的社會發展狀況等。而諸如APEC會議這種大型高端的國際會議,最能吸引世界主流媒體的眼光。因而,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對塑造中國的國際形象,能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舉辦國際會議也是一個促改革、促轉型的推手。改革和開放密不可分,當改革遇到瓶頸時以開放促改革,是30多年來的一條重要經驗。用“國際標準”衡量,往往是改革的壓力和動力。頻繁的國際會議,其實帶來的就是“國際標準”。
以這次APEC會議為例,因為它需要符合“國際標準”的空氣質量,這次會議就成了“倒逼”環北京周邊省市采取臨時干預措施的直接原因。多舉辦高端國際會議,能倒逼地方政府和企業想辦法提高排放水準,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改變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
多當“東道主”,與中國繁榮發展的國情相符,也是中國人不出國門見世面的良機。這種世面見得越多,中國人的心態也會越來越淡定、平和。到那時,人們更懂得從容應對,該干什么干什么,甚至重要的國際會議放到三四線城市去召開也視為理所應當。當這一天來臨時,中國的大國風范也就真正樹立起來了。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