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海瑩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 發表時間:2014-12-17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劉海瑩 臨近年底收官,編輯問可否就2014年中國會展業寫篇總結性的文章。想了想,還是由《中國貿易報》范培康社長來完成這個命題作文吧。 但對于即將結束的2014年,筆者認為,中……
■劉海瑩
臨近年底收官,編輯問可否就2014年中國會展業寫篇總結性的文章。想了想,還是由《中國貿易報》范培康社長來完成這個命題作文吧。
但對于即將結束的2014年,筆者認為,中國會展業總的來講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展覽面積、收入的增長令人欣慰。當然,也因為政府會議和事業單位會議的數量減少以及支出的下降而導致一部分高星級酒店、度假村生意難做。
目前,雖還沒有關于會議數量和收入的權威統計數字,但筆者確信,今年的企業會議和社團會議是增長的,至于增量部分能否彌補政府會議和事業單位會議的減量部分,這個筆者不確定。企業會議和社團會議的增長,得益于GDP的增長,這兩者之間一定存在正相關的邏輯。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國民經濟的發展依賴于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駕馬車,企業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無可置疑。國民經濟的增長必定基于企業生產規模和效益的增長。因此,會議這個大盤子如何發展,看GDP就能知道其走向。今年開始GDP增長率放緩至7.5%左右,有些人可能覺得放慢了一些,但要看基數,7.5%這個增速仍然令人鼓舞。
12月9日至1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新常態九大趨勢,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五項主要任務,指明了我國經濟向新階段演化的路徑,即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粗放型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就會展業而言,筆者不妨說句應景的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我國經濟向新階段演化的經濟增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發展動力的調整和轉向,對于中國的會展業完全適用。我們全力要做的是適應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即國民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極可能意味著會展業的發展速度也會隨之調整,但我們更要著重提高會展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
借此,再說說最近發生的幾件小事。北京長安街上的國際飯店有一個環境很不錯的國際會議中心,因為受制于國際飯店是五星級酒店,無法接待政府會議、事業單位會議,于是業主聰明地把國際會議中心這個資產拆分出來,單獨辦理營業執照,更名為“北京建國國際會議中心”,這樣就巧妙地規避了五星級這個限制。這大抵也屬于主動適應新常態的動作吧。北京的會議中心、四星級的酒店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這就迫使企業要靠質量和差異化競爭取勝。
適逢年關收尾之際,會展業內的論壇、展洽會比較集中,我們發現有的做得很有聲勢,參會的、參展的、贊助的很踴躍,有的就不得不仰仗別人來給個面子、捧個場,否則就門可羅雀;有的會議規模在擴大,而有的卻在縮水。無他,會議、展洽會的質量使然。
12月6日至7日,上海一個名叫董勇發的年輕人創立了會展項目管理大會,業界的毛大奔、馬穎、門振春等大腕兒都齊刷刷地去授課、分享,拋開這些行家給予董勇發的個人情誼上的支持不說,筆者猜想,大腕們看中的應該還有這個真正接地氣的項目管理研討平臺(沒有干貨估計不敢去授課),以及背后嶄新的操作模式——沒有任何廣告、沒有網站、沒有微博,靠的僅僅是微信營銷,就能聚攏起100多人付費。這不就是“新的增長點”嗎?
實事求是地講,筆者對中國會展業一直抱有足夠的信心。當然,我們也確實要避免原來傳統的搬磚式的“汗水驅動的增長”,邁向“智慧驅動的增長”,并運用“智慧+努力”,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
(作者系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