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蘇舉辦各類大型會展770個
未來文化、科技類會展有潛力
江蘇省會議展覽業協會秘書長王志揚
“濃縮世界,演繹精彩。”當前會展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南京乃至全省而言,我們的會展業呈現了怎樣的發展態勢?又存在那些問題?帶著諸多問題,記者采訪了江蘇省會議展覽業協會秘書長王志揚先生,這位在會展行業從業了20多年的會展專家,談到會展行業時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現代快報記者 徐勇
會展辦推動會展業 南京展館硬件未來會更好
記者:您怎么看待政府在我們南京會展業中所發揮的推動作用?
王志揚:就南京而言,市里專門成立了會展辦公室,統籌、協調全市的會展資源,促進南京市會展業的發展,這是非常有利的一面。客觀來講,南京市會展辦在許多會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比如在加強與臺灣地區企業的合作中,江蘇就是獨樹一幟的,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已經成為海峽兩岸臺灣名品展中的典范。但會展辦的職能作用可進一步發揮,會展辦不僅僅可做到為政府服務,還可更深入地為企業、為會展主題做好服務。
記者:您怎么看待當前我們南京的會展硬件配備?
王志揚:南京會展業在全國算起步較早的。目前南京全市有5個專業展覽場館,其中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和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分別以室內展覽面積8萬平方米和4.5萬平方米名列前兩位。2012年9月,國際博覽中心二期工程上馬,確保2014年底前完成。為了進一步配合南京會展城的建設,今年年初南京市又對國際博覽中心的三期建設提出要求。到2015年底三期工程建成后,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室內凈展覽面積將達到15萬平方米,加上室外5萬平方米,應該說,這一規模將完全能夠滿足國際國內大型展會對場館面積的需求。
江蘇會展數量豐富 國際性大展有待進一步加強
記者:請問去年江蘇全省的會展數量是多少?您所了解的其他城市如上海情況又怎樣?
王志揚: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江蘇省內共組織、舉辦和承辦的各級各類展覽會、博覽會達到770個,與2012年相比,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率;展覽面積超過了800萬m2,達到了810萬m2,首次達到全省平均每個展覽超過1萬平米;2013年,上海年展會數量接近800個,展會面積在1200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平均一場展會在1.5萬平方米。但在上海,面積3萬-5萬平方米以上的國際性大展,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所以相比而言,上海的會展呈現了大展多、國際會展多的特點。
記者:當前江蘇省的會展業呈現了怎樣的特點?有哪些會展辦得較為典型?
王志揚:目前全省會展業發展并不平衡,蘇南比蘇中、蘇北強。南京的會展占到了全省的45%左右。江蘇省逐步形成了以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中國南京國際船舶工業博覽會、蘇州電子信息博覽會、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中國國際物流科技博覽會等為代表的江蘇省品牌展覽會,為江蘇會展業的發展,樹立了典型和榜樣。
市場化運作會展將增多 未來文化、科技類會展是方向
記者:您怎么看待過去一年來政府類的會議、論壇的壓縮?
王志揚:2013年以來,受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的影響,政府類的會議、論壇有所壓縮,但是社會團體和企業類的會議并未受到太多的影響,甚至還有穩步增長的趨勢。僅以南京市舉辦的2500多個大中型會議為例,與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以上。江蘇全省70%以上的會議和節事活動都完全轉型或部分轉型為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政府主導型的展會活動不但在數量上得以壓縮和精簡,而且將逐步讓位于市場、讓位于企業。
記者:您覺得辦會展的核心在那里?未來哪種類型的會展更有潛力?
王志揚:會展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創意策劃與市場開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經濟類會展與消費類會展較多的特點將會延續,文化消費類、科技類會展在相對比較欠缺的情況下,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記者手記
江蘇會展業和會展經濟的發展,在全國乃至國際會展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和積極的效益,而且對全省的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重要支柱產業,越來越發揮出其戰略先導性產業的功能和作用。南京不能簡單地模仿北京、上海的會展,更要對江蘇全省的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等進行深入研究。“只有對會展進行深入研究,對市場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才會辦出好的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