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1-08-04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鄭州會展業在短短5年時間里再現昨日風采,除了得益于鄭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外,鄭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與鄭州市會展辦的引導和協調也功不可沒,所有這些都為鄭州會展的強勢崛起……
鄭州會展業在短短5年時間里再現昨日風采,除了得益于鄭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外,鄭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與鄭州市會展辦的引導和協調也功不可沒,所有這些都為鄭州會展的強勢崛起做了足夠的支撐。2009年12月23日下午4時許,我們如約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采訪了剛下飛機的鄭州會展辦主任陳彥。《中國會展》:作為政府的職能管理部門,請問會展辦在會展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最大的壓力是什么?
陳彥:作為政府的行業管理部門,會展辦的職責就是宏觀協調引導,促進會展業快速健康發展。從鄭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不僅僅立足于流動展的承接,更注重培育本土品牌展會,以保證鄭州會展業的持續性發展,現在主要的壓力來自于品牌展會的培育。以前大家都比較注重吸引流動展,現在我們認識到培育自己的展覽公司和展覽主體是鄭州的弱項,也是許多城市的弱項,所以感覺比較有壓力。全國幾十年來相對固定的大型流動展也就那么二三十個,如果一個城市每年把大量的精力和財力都集中在爭取這些展會上是不太合適的。我們現在的想法是,吸引有實力的展覽公司到鄭州設立分公司,促進鄭州市會展業的健康、快速、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起推動作用,市場化運作。過去大多展會都是政府主導,現在鄭州市政府已不再參與展會招商,也不再發文分解指標 。“鄭交會”是國家商務部批準的展會,原來有政府的商務部門運作,現在同樣交給專業的展覽公司來辦,我們現在的做法就是,借用政府的公信力,把全國的會展資源利用起來,把當地的資源利用起來,只有這3種力量合起來,會展業才能得以健康、有序、快速地發展。 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鄭州會展辦比較好地履行了職能。為加強全市會展業軟環境建設,我們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鄭州市會展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對重點支持展會實行認證的意見》、《鄭州市會展業統計管理實施辦法》、《鄭州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我們注重多途徑開發會展資源,先后赴北京、寧波等地爭取全國性大型流動展會來鄭舉辦。2009年,秋季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闊別8年后重返鄭州。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全國藥品交易會等也在鄭州如期成功舉辦。中國綠化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展會2010年也將在鄭州市舉辦。做好大型展會的服務協調工作是我們2009年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亮點。我們先后在全國糖酒會、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全國藥品交易會等展會召開前,提請市政府召集市會展經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通報展會基本情況,協調解決展會舉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委托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為我市制定會展業發展規劃,從而實現我市會展業的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資源整合。我們積極建議市政府于2009年初設立了1500萬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大型會展活動的申辦、本地展會的培育、會展業的宣傳等。為全面掌握大型展會對我市經濟的拉動作用,我們邀請國家統計局鄭州調查隊對第61屆“藥交會”、2009年秋季全國糖酒會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通過對2個大型展會多層面、多方位、多角度的調查、統計、剖析,為鄭州會展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全面提升全市對會展工作的重視,我們提請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7月23日召開了全市歷史上第一次會展工作會議,這在我省會展業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會展》:鄭州素有“流動展搖籃”之稱,你對此有何感想?請問在培育品牌展會方面,鄭州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目前鄭州都有哪些品牌展會?
陳彥:鄭州成為“流動展的搖籃”是有其特殊歷史背景的。在計劃經濟時代,鄭州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它是流動展最理想的港灣。鄭州交通十分便利,糖酒會就在鄭州連續舉辦了8次,農機展也是這里的常客。可以這么說,很多全國大型流動展,都是通過鄭州走向全國的,只是后來因展館條件制約,一些流動展不得不離開鄭州。2005年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建成后,這些大展再度紛紛重返鄭州,再次證明了鄭州是舉辦流動展的最理想的地方。特別是像“藥機展”這樣的展會,對展館要求較高,而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2樓無柱空間成為“藥機展”連續4屆在這里舉辦的最大理由,因為目前在國內還沒有這樣的場館。而農機展、糖酒會也都比較適合在鄭州這個農業大省舉辦。從鄭州的實際情況來看,鄭州有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對參展企業來說,到鄭州參展成本比較低,可以說大小展商皆宜,因此鄭州有理由成為全國流動展的集聚高地。 現在鄭州的自主品牌展會明顯增多,特別是市場化運作的展會發展較快。2009年,全市自主品牌展會項目數占全部展會項目數的85.5%。河南家禽交易會、中國(鄭州)汽車后市場博覽會、鄭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中原醫療器械博覽會等展會,已經成為中部地區同行業規模、影響較大的展會。中國(鄭州)汽車用品交易會是我市的本土展會,經過短短5年時間,展覽面積由1000多平方米發展到6萬平方米,已成為我市的品牌展會,且在全國同行業內也頗有影響。 《中國會展》:您如何理解會展對市場的拉動作用?陳彥:我本人觀點,不僅僅要關注展館或者一場展會的直接經濟效益,我們更多看重的是一場展會有多少東西留給了社會。就展館而言,我們要把展館當作一種城市的基礎設施來對待,要從它對整個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方面來考量。其實展會更深層次的作用體現在對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方面和招商引資作用上。比如,參展商看到這里有市場潛力,他就極可能在這里投資建廠,這樣的展會就轉化成了產業和貿易,這對一個城市的拉動作用是非常直接的。除此之外,展會對一個城市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窗口。展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前來參展的客商當中有許多是一些企業的高層。比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鄭州是比較落后的,但是當他們親臨鄭州后,發現鄭州遠比自己想象中要發達得多,這就是展會的宣傳作用。另外,展會對提升政府的城市綜合管理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沒有哪一項活動能夠像展會這樣讓一個城市最直觀地發展自己存在的問題,諸如交通問題、接待能力問題等。大型展會對一個城市的綜合管理能力是一種全方位的檢驗。通過大型活動,讓政府看到了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2009年“藥機展”在鄭州舉辦時交通問題遇到了挑戰,政府很快意識到必須解決好交通問題,于是糖酒會實行單雙號限行,使交通擁堵問題很快得到了有效解決。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2010年鄭州市政府將重點治理交通問題——這就是展會的魅力,它帶給城市領導者啟示,推動城市管理層不斷提升城市的綜合管理能力。《中國會展》:全球金融危機對鄭州會展業是否有影響?
陳彥:關于金融危機對會展行業的影響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可能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理解,影響肯定是有的、機會也是有的,只是孰輕孰重的問題。從鄭州的情況看,2009年鄭州的展會面積提升,流動展規模擴大。2009年在鄭州舉辦的十幾個大型項目都是消費型展會,我的理解是在危機情況下企業更愿意宣傳它的產品。金融危機對沿海城市會展業沖擊較大,而對于鄭州來說,恰恰成了機會。比如2009年,廣州、珠海、漳州等地的一些政府主導型展會移師鄭州,我想他們看好的是鄭州這個人口大省的市場潛力。因此,危機也給鄭州帶來了機會。采訪過程中,陳主任不經意的一句“想為企業做點事”,給記者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這或許也是會展辦主任的使命吧! 注:陳彥——鄭州市會展工作管理辦公室主任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