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會議中心隔壁的寫字樓里有一家很牛的公司——京東。這是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其今年5月2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舉成就了至今為止中國企業在美融資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據悉,目前,京東市值近300億美元,在已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三位,僅次于騰訊和百度。筆者“百度”了一下有關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的個人信息,出生于1974年的他今年剛滿40歲。
當下,身邊的同事、朋友幾乎沒有人不曾在京東在線消費的,因此可以說心理上跟京東比較近。
再說一個“遠”一點的。
2014年6月23日,筆者在百度搜索框輸入“馬”字,出現的第一條信息是“馬佳佳萬科演講”,阿里巴巴的馬云和騰訊的馬化騰排在其后面。百度的信息顯示,出生于1990年8月17日的馬佳佳,還不到24歲,但已經是一個大人物了:她和搭檔在大四那年(2012年)創立了情趣用品體驗店——泡否科技。據《中國企業家》雜志“不太靠譜的推測,如今這個公司估值已經到了一億元”。馬佳佳今年2月受邀到深圳萬科做了一個“砸場子”的演講,給萬科一眾高管講解“90后”的狀態和需求,聲稱“‘90后’不買房”。 她犀利的理念,讓房地產大佬們驚呆了,這個論斷至今還是熱門話題。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是一個“80后”、“90后”成為消費主體的時代!在這樣的新時代里,電商、文藝、旅游、娛樂界等冒出了一批年輕的領袖人物(這里不包括青春偶像藝人)。他們準確地把握了新時代里最為強勁的消費主體的脈搏,運用適當的經營戰略和銷售工具,并因此取得了成功。
如果說劉強東和馬佳佳這兩個年輕的明星人物過于特殊,那筆者再舉一個例子,45歲的人會用銀行貸款買車嗎?45歲的人一般不會去銀行借錢買車了,但30歲的年輕人卻可以。馬佳佳“90后不買房”的理論僅代表了“80后”、“90后”的思想,叛逆、新潮、前衛是他們的標簽,受互聯網開放思維的影響,“80后”、“90后”不拘泥于現實、天馬行空的思維讓看好他們錢兜子的商人們很犯愁。
會展業界的年輕人,一波是企業自己的員工,另一波則是客戶。但對于場館來說,還有一波是客戶的客戶,即主辦方的客戶也就是參展商、參會者和觀眾。誰最了解這三波年輕人?誰能服務好這些人?誰能做他們的生意、賺他們的錢?當然是跟他們同齡的人。
當陳先進、儲祥銀、王明亮、馮培喜、趙慰平、王軍、富榮沛、何健等會展界一代賢者、智者退休或半退休后,現有的一批年富力強的中年人在撐著會展業的這片天空。這些人再各領風騷若干年后,就輪到新生代們粉墨登場了。
會展業界需要新生代。他們有自己的三口之家,另外需要供養4位老人,他們可能需要還房貸,但仍能下定決心用貸款買車和出門旅行。他們有自己的生意伙伴圈和工友同事圈,他們喜歡新款手機并不斷更新軟件和應用,愿意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如團購、手機支付,愿意在娛樂、健身、美容方面花銀子,能第一時間接觸到國外最新的會展業動態,他們主動學習、使用新技術而不是被新技術驅使、被動學習,他們了解同齡人的真實需求,有辦法挖掘出同齡人的潛在需求。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80后”、“90后”喜歡開車(絕不在乎停車費)和食用上等的咖啡、三明治。因此,會議中心、展館如果能夠提供智能停車系統和付費系統,售賣高質量的咖啡并鼓勵把咖啡帶走,就能抓住這個消費群體的心,并讓他們非常自愿地掏錢。而這些都需要新生代員工和其中的佼佼者來謀劃并付諸實施。
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管理層要做的就是貼近“80后”、“90后”,在“80后”、“90后”中選拔好苗子,給予充分的指導和幫助,給他們鍛煉機會,讓他們盡快成為新生代里的佼佼者,與客戶、同行里同樣優秀的年輕經理、年輕高管互相學習交流、大膽競爭,這樣他們就能成為企業的頂梁柱和對外的形象代表,成為行業意見領袖,同時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者系國家會議中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