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上海新貿會展服務來源: 發表時間:2020-01-09 15:50:13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祁穎 13701911541 Hartmut Wedekind教授來自德國愛麗絲·所羅門大學,長期從事兒童早期教育研究,在教育實踐領域已有30多年的經驗。尤其針對幼兒園的兒童游戲和探索式學習方式的鉆研,取……
祁穎 13701911541
Hartmut Wedekind教授來自德國愛麗絲·所羅門大學,長期從事兒童早期教育研究,在教育實踐領域已有30多年的經驗。尤其針對幼兒園的兒童游戲和探索式學習方式的鉆研,取得了豐厚的成果。他在CPE中國幼教展上,關于“幼兒如何從動手到理解:學習工坊中的探索”,分享了自己的專業意見。
21世紀的孩子應該具有什么能力? 隨著我們邁入21世紀,“培養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再一次認真思考。我認為,孩子們的培養應該將重點放在知識、技能、性格、學習能力等4個重要層面上。 知識層面是金字塔的基礎,往上一層是知識的實際應用,也就是技能的培養。然后是好奇心、勇氣等情感層面的特質,最后促成孩子主動探究的學習能力。通過多元化的學習,幫助孩子成為有反思能力、能夠做自我引導,獲得成就的學習者。 實踐出真知!要孩子學會知識,先讓他用手去獲得體驗吧! 我們的孩子,需要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運用起來,才算真正獲得了這個“知識”。這就凸顯出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誘導孩子用手,去感觸、觸摸,讓他去體會和探索。 我們在挪威考察的時候,觀察到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在40天時間里,不斷把繩子探到水里一點一點拉上來,然后再一點點把繩子放下去,如此循環。 那么,這個孩子會體驗到什么呢?他會體驗到繩子上的變化,會感覺到濕度的不斷上升。等到這個孩子上學以后,他可能會慢慢的理解到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這么小的孩子,心中并沒有原理的概念,也沒有那么多的顧慮,但是他有這個感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群德國柏林的孩子,把繩子綁在野外斜坡的一顆大樹上,然后不斷地去拉這個繩子。回到幼兒園后,他們把自己的感受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孩子們的畫作上,手顯得非常大、非常夸張,而且還用了特別鮮艷的顏色。這就說明,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了手部力量的重要性。 雖然這種野外活動,孩子們很開心,但是家長卻比較擔心。其實,對于孩子來講,這種經歷是非常好的。孩子們去的那個斜坡并不陡峭,比較平緩。但是,從孩子們的畫作可以看出,這個坡在他們的認知世界里,是很高的一座山。 孩子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通過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每個孩子都是小藝術家,而成人的世界里,卻很難保持住這種藝術性。 我們現在的教育,更多強調客觀或者是邏輯性的東西。而藝術上的東西會更加偏向主觀、感知和創造性。在早期教育里,我們不僅需要理性和客觀,也需要藝術和創造。我們需要不斷去思考,怎樣才能將客觀邏輯性和主觀感受融合在一起。現在比較火的STEM的概念,在各個領域進行了融合,這是很好的一點。 教育者,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探索和學習相連接的空間 其實,無論哪個國家的教育先驅,都非常重視孩子在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教育先賢孔夫子,就有類似的教育理念。STEM包含了先賢倡導的基本教育要素。我們探討教育,老師的任務應該是創造一個空間和一個環境,讓孩子、讓學習者在這里,通過探索和體會,跟自己的認知世界進行連接。 圖注:學習工坊中兒童、學習陪伴者、環境,三者是交互的關系 學習工坊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靈感、激發創造的空間。在這里沒有懲罰和批評,孩子們可以自主學習并進行反思。它是: -發現學習的場所 -搜集奇思妙想的地方 -給予間接學習的空間 -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教育研究者的實驗室 -提供吸引人觸摸的物件的地方 -自己發現問題的場所 -好的教育價值的反思場所 圖注:為孩子提供可以動手操作的材料,讓他們研究、探索和實驗 在學習工坊里兒童是如何進行學習的呢? 進入到學習工坊后,孩子們通過游戲和探索發現問題,然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發展成興趣。在對興趣的深入探索中,需要闡明自己的想法和提出猜測。然后通過材料,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后互相交換和分享結果。在這時,他們需要反思之前整個的學習和認知過程,發現新的想法和問題,然后進行下一輪的探索和實驗循環。 過去的一個月,我在中國開展了培訓老師的活動,收到了很多好的反饋。不少老師發現,原來采用交互模式,可以更好幫助孩子。但是,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因為這個過程中,意味著老師權力、權威的喪失,實現轉變有一定難度。 但是,中國的老師在不斷進步。我們在重慶已經做了四期研修班。我們發現,那邊的老師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他們在學習工坊里引導孩子進行探索式的游戲和學習,通過材料本身激發孩子的興趣,從而開展各種各樣的實驗。比如在重慶開展的數學探索活動中,數學的概念是什么?如何進行結構優化?怎樣進行排序?老師引導孩子運用材料一步步完成實驗,并通過實驗看到一些現象。在運用材料和探索的過程中,老師們明確了需要讓孩子達到的目標,并用不同結構的材料更好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動。 我相信,中西方各種幼教理念和前瞻想法,能夠通過這些合作交匯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