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展會朱艷來源: 發表時間:2023-12-27 14:57:13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第十屆全球零售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2020上海 2020年12月03日-05日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主辦單位:上海市品牌授權經營企業協會自有品牌專業委員會(PLSC) 自有品牌制造商協會(PLMA) 承辦單……
第十屆全球零售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2020上海
2020年12月03日-05日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主辦單位:上海市品牌授權經營企業協會自有品牌專業委員會(PLSC) 自有品牌制造商協會(PLMA)
承辦單位:跨采(上海)廣告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 江蘇餐飲協會 廈門食品協會
展會優勢:
權威行業大腕親臨、探討自有品牌風向、聚焦最新自有品牌產品
專業國際三大自有品牌專業展之一,輻射整個亞洲
標準全國性自有品牌產品評選及集中陳列
趨勢自有品牌是零售變革、轉型的必選項
精確50+個國家的專業買手團,數量逐年遞增,免費提供采供對接機會
全面線上、線下、流通全渠道覆蓋;商超、便利、專營店、品牌運營商等
差異直面終端渠道商,去中間化,惠及三方(采購商、供應商、消費者)
積累積累9年,矗立自有品牌發展前沿,迎來行業蛻變?
累積7年,規模逐年擴大,持續保持2位數迅猛增速;
嚴選買家,國內唯一一個展前公開精準買家名單的專業化展會;
50+個國家的采購團零距離的采供對接,獲得更多直供零售的機會;
外貿轉內銷的絕佳平臺,外貿規則與內貿渠道無縫對接;
品牌商與自有品牌和諧相融,占領不同層次消費市場,獲取更多銷售份額;
關于我們
概念:零售自有品牌,是工廠為賣場、超市、百貨公司等零售店進行代工生產,貼零售店品牌,由超市一次性買進并銷售的行業。
模式:自有品牌包含但不僅限于零售貼牌、零售OEM、零售代加工等生產模式,一件好的自有品牌產品是零售商和供應商能力合作的產物。
詳解:通俗來說,自有品牌產品,是指工廠與零售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聯合研發,而后,由工廠進行產品代加工生產,由零售企業冠以自己的自有品牌標簽、并在自有的商超連鎖門店進行營銷的一種產品。
展會歷史:
1979年---PLMA成立
1980年---美國自有品牌展2500多個展位
1986年---荷蘭自有品牌展4200多個展位
2010年---PLF上海召開
2017年---PLF繼續擴張,計劃展位1200個
展品范圍:食品飲料類、日用百貨類、健康美容產品等
主題展區
2020PLF繼續深化和打造優勢產品分區,將在食品區和非食區主推以下熱門展區:
——國際產品區
——零售商自有品牌商品區
——出口精品區
——家居生活體驗區
——臺灣區、韓國區、亞洲區等(特殊展區)
協會服務:
1.采供見面會
(往屆:福州、榮成、廈門、天津、鄭州等產業聚集區);
2.海外展會及市場考察;
3.行業專業培訓;
4.網站/微博/微信/EDM/SMS線上推廣;
5.國內、外上百家大眾媒體和行業媒體資源;
6.專業買家邀請團隊全年服務,提供緊急采供清單;
現場服務:
優質展商媒體專訪 (理事單位優先)
零售總裁研討會 (限理事單位參加)
零售商午餐培訓會 (限理事單位參加)
自有品牌供應商培訓會議
消費者最喜歡的自有品牌評選活動
中國食品零售模式與自有品牌創新論壇
中國個人護理品零售模式與自有品牌創新論壇
----往屆PLF現場活動主題(以公告為主)
自有品牌
廣義的自有品牌定義:
自有品牌(Private Brand,PB)是批發商或零售商自己創立并使用的品牌,用于區別于其他品牌的商品或者服務。國內連鎖超市雖發展了多年,但很多業內人士還沒有真正了解自有品牌。一提起自有品牌,大多數人均會認為是零售商品牌、是商店品牌。實則不然,早期自有品牌的概念是基于當時的市場環境,針對制造商品牌提出來的。自有品牌一般是指分銷商或中間商創立并擁有的品牌,具體可以分為批發商品牌和零售商品牌。其中,批發商品牌是主要收入來自于批發業務的公司所擁有的自有品牌,在這方面國內學術界少有研究。
隨著國內商品流通渠道的變革,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之間更多地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市場格局;電商的迅猛發展、虛擬店鋪的存在,延展了傳統意義上商店的概念,傳統意義上的批發商和零售商概念顯得越來越僵化。自有品牌的概念,也應該隨著市場的發展而與時俱進。自有品牌狹義的傳統定義沒有包含批發商品牌,僅包含了商品自有品牌。畢竟自有品牌既可以是商品品牌,又可以是服務品牌。
狹義的自有品牌定義:自有品牌(Private?Brand,PB),又稱為商店品牌,是指零售企業從設計、原料、生產到經銷全程控制的產品,由零售企業指定的供應商生產,貼有零售的企業品牌,在自己的賣場進行銷售。
簡介
超市借自有品牌保利潤
自有品牌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日益受到商業企業的重視,尤其是大型零售企業的重視。歐美的大型超級市場、連鎖商店、百貨商店幾乎都出售標有自有品牌的商品。例如英國最大的零售企業集團馬獅百貨公司,所有的商品都使用自有品牌“圣米高”。其實,“圣米高”這一品牌的商品并不是馬獅集團自己生產的,馬獅集團只是對商品提出品種、規格、質量的要求,直接向制造商訂貨。再如美國最大的零售集團公司沃爾瑪
沃爾瑪
擁有20000個供貨商,其中較大的制造商有500個,這些制造商必須根據沃爾瑪公司設計的造型、裝潢、質量要求進行產品生產,生產出的產品印上沃爾瑪的自有品牌。又如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榮連鎖集團有40%的商品使用自有品牌。實施自有品牌營銷戰略使企業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取得良好的業績。
實施途徑
自有品牌營銷戰略的實施有兩條基本途徑:
1、零售企業委托生產者制造。即商業零售企業根據市場動態對商品的質量、規格、類型、原材料、包裝等方面自行設計,然后委托生產企業按照設計要求制造,在銷售時使用自有品牌。其特點是:商業零售企業與生產企業是一種較為松散的協作關系,經營風險較大,放棄使用制造商品牌的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雖然較好,但因其規模小無法與其他較大的企業競爭,從而和大型零售企業聯合,雙方互惠互利。
2、零售商業企業自設生產基地,即自己投資辦廠生產自己設計開發的商品。其特點是: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不是交易關系而是協作關系,有共同的利益,穩定性較強,交易費用低,但需要商業企業要有相當的規模與一定的經濟實力。
競爭優勢
信譽優勢
敢于使用自有品牌的零售商業企業往往有良好的聲譽和企業形象。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以一種或幾種經營特色形成了自己良好的信譽,樹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使商業企業創立的自有品牌從一開始起就具備了名牌的許多特征,極易被顧客接受與認可。如今,商品供給日益豐富,而消費者又較少擁有特定的商品的專業知識,認牌購買往往成為消費者的慣常購買行為,特別是在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的時候,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信譽幾乎成了消費者的“避難所”。廣大消費者總是喜歡到“放心店”、“信得過”商店購物即是明證。
bestbuy推自有品牌
價格優勢
質優價廉是自有品牌商品的一大優勢。歐美商業企業中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一般比同類商品價格低30%以上。日本大榮集團的自有品牌商品分為三類:10000 種優質商品比同類全國暢銷貨便宜10%—20%,150種低價商品比一般商品低15%,另外40種商品則比品質相近的名牌商品便宜30%。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之所以具有價格優勢,第一,大型零售商業企業自己組織生產自有品牌的商品,使商品進貨省去許多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第二,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不必支付廣告費,零售商已有的良好信譽就是自有品牌商品最好的廣告。第三,自有品牌商品僅在開發商品的商業零售企業中銷售,可省去為打通流通渠道所需的費用。第四,大型零售企業擁有眾多的連鎖店,可以大批量銷售,取得規模效益,降低商品的銷售成本。
特色優勢
使用制造商品牌的商品,通常各零售企業都可以經營,這使得各零售商業企業在所經營的產品品牌上的差異日趨縮小。“走一店等于走百店”,從而造成零售企業經營上雷同有加而特色不足,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出現了過度競爭。而實施自有品牌營銷戰略,大型零售企業首先要對其品牌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力狀況、競爭者的市場地位、目標市場的需求特點來確定自有品牌商品在市場中的地位。品牌定位一旦明確,企業的經營特色隨之形成。另外,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與制造商品牌的最顯著區別在于零售企業的自有品牌只能運用于開發商品的企業內部,其他企業不能使用,因此,使用自有品牌也就把本企業的經營特色體現出來,以特色經營贏得顧客。
領先優勢
市場營銷的核心是把握、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零售商業企業直接面對廣大的消費者,能比較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特點及其變動趨勢,從而能根據消費需求特點來設計、開發、生產、組織商品,這樣就使自有品牌的商品比制造商品牌的商品,更能快捷地體現市場需求,領先一步,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先發制人的有利地位,掌握競爭的主動權。
市場效應
自有品牌是商業零售企業自己創意并經營的商品品牌。近年來國際大型商業企業普遍采用自有品牌的經營戰略,通過自有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的信譽,
零售通路自有品牌變革
最終提高了本企業的效益,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自有品牌實施成功的典范莫過于英國的馬獅百貨集團,在該公司,所有的商品都使用公司自己的品牌—“圣米高”牌,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沒有工廠的制造商”。據歐洲市場的一次調查顯示,1980年所有的零售商中17%使用自有品牌,1988年這個比例已上升到23%,目前已超過40%,而且零售業自有品牌的發展顯現出越發加快的趨勢。
質優價廉是自有品牌商品的一大優勢。據統計,商業企業中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一般比同類商品價格低30%以上。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之所以具有價格優勢,主要是由于:第一,自產自銷商品,省去許多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第二,使用自有品牌的商品可以少支付廣告費,零售商已有的良好信譽就是自有品牌商品最好的廣告;第三,大型零售企業擁有眾多的門店,進行大批量生產、銷售,可以取得規模效益,降低商品的銷售成本。
經濟效益
2006年以前,屈臣氏個人護理用品商店(下稱“屈臣氏”)尚未挺進國內二線城市,但貼有“屈臣氏”注冊商標的燕窩精華養顏凈白面膜、骨膠原護手霜、粉色化妝棉等產品已是名聲大噪,在二線市場的美譽度甚至不亞于一些知名品牌。屈臣氏自有品牌產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其“創新、優質、低價”的市場策略息息相關。比如從價格上看,屈臣氏自有產品的售價比同類產品便宜20%~30%。用自有品牌,從終端零售商向產品直營商轉型,屈臣氏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順暢。8年之間,屈臣氏發展了2000多種自有品牌產品。截至2008年底,其自有品牌商品比例已占到店內商品總數的15%,自有品牌銷售額則占總銷售額的10%,市場份額占到34%。
推廣新品有方
2009年屈臣氏自有產品會增加240多種產品。“有更新包裝或優化配方的升級產品,也有根據消費需求的變化開發推出的全新產品。”屈臣氏在推廣新的自有產品時,一般會采取員工重點推薦、新品降價促銷、買新品送明星產品等方式集中火力進行推廣。 隨著屈臣氏自有品牌的受歡迎度不斷提升,其銷售業績不斷提升,2009年截止到目前的銷售額增幅與去年相比增長了25%。毫無疑問,自有品牌已經成為屈臣氏的“金字招牌”。 發展自有品牌存在風險。比如屈臣氏畢竟沒有生產工廠和研發隊伍,過快發展自有品牌戰略,只得借助OEM代工生產支持,長此以往產品品牌和質量很難持久保證,即便是將過程控制、結果評估和信息反饋跟進三者結合,當出現危機時,可能會對品牌造成巨大傷害。
朱艷 女士 微 信/手 機: 137 6148 3430
電 話:021-80312806 傳 真:021-80312808
Email:995079123@qq.com Q Q:9950 79123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