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武漢市中心城區急救站點不少于70個,新城區急救站點不少于40個;到2025年,武漢城區實現“10分鐘急救圈”。5月19日,武漢市政府公布《武漢市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院前急救體系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建立覆蓋市、區、街道(鄉鎮)的三級院前急救網絡,鼓勵民營醫院建立急救站點。
武漢市提出,市急救中心可以依托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完善中心城區急救站點布局,到2022年,中心城區急救站點不少于70個。深化水、陸、空院前急救協作聯動機制,積極開展水上、航空醫療救援服務。新城區急救中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直屬急救站點,也可以依托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急救站點,新城區急救站點不少于40個。
建制街道應當在街道衛生院或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急救站,人口較少的相鄰街道可以聯合設立急救站,距離偏遠的農村地區可以在村衛生室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等急救設備。發生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時,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自有救護車按照屬地原則,納入當地急救中心統一調度。到2025年,城區打造“10分鐘急救圈”,平均服務半徑≤5公里;農村地區打造“12分鐘急救圈”,平均服務半徑10—20公里;打造武漢市航空醫學救護“1小時急救圈”。
武漢市還提出,完善救護車數量與種類配置,到2022年,全市值班救護車達到每5萬人1輛,其中,負壓型救護車占比不低于20%,智能型救護車占比不低于40%,平均急救呼叫滿足率達到95%以上;到2025年,全市值班救護車達到每3萬人1輛,平均急救呼叫滿足率達到96%以上。
在急救業務領域,建立完善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縮短呼叫反應時間。加快“120”指揮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市、區“120”指揮中心互聯互通,并與省公共衛生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實現無縫對接。開展急救呼救定位試點,到2022年,基本實現急救呼救定位功能;到2025年,基本實現全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急救中心、救護車三方信息的實時互通。
《通知》要求,根據實際需要核定區級急救中心事業編制數量,合理配置市、區院前急救專業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按照4~5名/輛的標準為值班救護車配備隨車人員,包括院前急救醫生、護士、擔架員和駕駛員。醫療機構應當鼓勵一線臨床醫護人員參加院前急救工作,并在職稱晉升方面予以傾斜。(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王榮海 實習生曾秋云 張琪悅)
5月19日,武漢市15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在市民之家安裝并啟用。今年底前,武漢市將陸續在地鐵站、火車站、機場等“三站一場”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投放500臺左右AED,為突發心臟驟停的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援時間。
這是武漢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黨支部、武漢市急救中心120調度科黨支部、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辦公室黨支部、政務服務管理處黨支部四個基層黨組織在“學黨史,我為群眾辦實事”中的實踐之舉。
AED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由于操作“傻瓜式”,非專業人員可為病人電擊除顫,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故被稱作“救命神器”。
武漢市急救中心主任樂薏介紹,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的人數約54.4萬例,相當于每分鐘一例。猝死造成的死亡率有87.7%是發生在醫院以外。最有效的救治就是及時用AED除顫,從而恢復患者心跳。當心臟驟停時,僅有4分鐘的黃金救援時間。AED的使用每延遲1分鐘,搶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10%。如果超過10分鐘,則生存機會相對渺茫。而2019年,武漢急救車達到現場的平均時間是11分50秒。
據了解,AED的安裝位置視面積和人流量而定,一般應安裝在2至4分鐘路程之內,以便快速拿取。市民之家日人流量約為3000人次,高峰時可達6000人次。當天投用的15臺AED將安裝于辦事大廳自助服務區、主要通道、窗口等市民集中辦理業務、人流量較大的區域,覆蓋每個樓層。每臺AED都有專人看管維護,確保能及時取用。
2006年,AED進入我國,公共場所開始配置AED。2016年,武漢市開始在部分公共場所試點AED 。軍運會期間,各大體育場館和部分企事業單位配備了AED,武漢市現有AED不足千臺。“AED的配置比例應為10萬人/100臺,武漢缺口甚大。今年還將投用500臺,再逐年增加約500臺,武漢AED的投用將進入快車道,以覆蓋更廣。”武漢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負責人姜明說。
有部分已安裝了AED的公共場所表示,AED雖好,但成了一種尷尬的存在。“裝上了不會用,會用不敢用。”對此,樂薏大膽地說:“不難學!放心救!”
在AED在市民之家投用當天,武漢市急救中心就舉辦了現場急救技能培訓。120名市民之家的一線窗口工作者、物業人員、保安等跟隨急救人員學習心肺復蘇和AED使用。
“確認心臟驟停后,先撥打120,再取AED急救。開機后,聽從語音提示……”樂薏一邊說,一邊打開AED,機器分步驟提示“解開衣服,按圖示粘貼電極片”、“不要觸碰病人”等。
“隨著AED投用,還將加大對投用單位的培訓力度。同時,也會將急救培訓送進課堂、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等地。”姜明說。
在培訓尾聲,樂薏提醒:“即使忘記了操作方法,也可以現場撥打120,調度人員會通過電話指導如何使用AED。”
為了化解救人者的顧慮,樂薏在培訓中介紹,去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今年已施行。《民法典》明確了“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有愛心,就能幫到身邊的人。”樂薏說。
“掌握AED的使用,只是急救技能之一,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樂薏說,我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僅有不到1%,而在法國為40%,德國達到80%,日本甚至達到90%,我們的急救培訓應該從進入校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