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8月15日電(記者 王猛)準備好紅薯粉、生蠔、雞蛋等食材,四個步驟五分鐘時間出爐。地道的蚵仔煎成為長春市民孫雅麗每次家庭聚會必做的臺灣小吃。在15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上,正宗的臺灣士林美食成為本屆展會一大亮點。
目前在中國東北地區,臺灣美食和生活消費品正擠進百姓生活,臺灣企業借東北展會加速融入東北亞經濟圈。自2009年第五屆東北亞博覽會上首次設立臺灣館以來,臺灣企業從未放過任何一個拓展東北市場、近距離接觸東北消費者的機會。
在本屆農博會上,臺北士林美食嘉年華落戶長春農博園,是農博會十三年以來首次在室內展館舉辦大型臺灣美食巡展。
記者在農博會現場看到,包括蚵仔煎、大腸包小腸、澎湖花枝丸、蜜汁烤雞排等40余種臺北士林小吃挑動著參觀者的味蕾。
與以往巡展不同的是,本次士林嘉年華活動所有廚師均是地道臺灣人,從炊具、特色模具、調料、配方全都來自臺灣,并承諾與臺北夜市美食味道如出一轍。
第一次品嘗到臺灣蚵仔煎的長春市民劉其非常興奮:“之前在電視上看見過,但從來沒有機會吃。”
“既能吃到正宗的臺灣名小吃,又能領略臺灣當地的風土人情,特別是臺灣業者態度和藹、服務好,令人印象深刻。”劉其說。
2010年以來,臺灣大雞排就受到長春消費者熱捧;今年初,臺灣轟炸大魷魚在長春上市后,經銷商甚至在幾個銷售門店前攔起排隊線,并有專人現場維持秩序。
一些長春市民表示,大家能明顯感覺到,盡管日本料理、韓式烤肉、俄式大餐已經風靡東北地區多年,但臺灣小吃正在加速融入東北百姓生活。
2011年以來多次參加東北展會的臺灣大茶世家茶業總經理陳長成說:“前兩年從臺灣帶來了烏龍茶、高山烏龍茶等茶葉品種,當時是為了開拓大陸東北地區市場,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臺灣茶葉。如今來參展,除了銷售產品外,主要目的是尋找代理商。”
采訪中記者發現,為開拓東北市場,一些臺灣食品企業開始生產適合當地消費者飲食習慣的產品。
臺灣好帝一食品大陸總部銷售經理李威德說:“我們希望把好的產品和經驗分享給東北地區同胞,并結合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將產品本地化。目前受到東北消費者青睞的沙茶炸醬,就是通過將沙茶醬與大陸人熟悉的炸醬相結合研制成的。”
東北亞地區涉及6個國家,面積約1728萬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球1/4,經濟總量占世界1/5。其中,中、日、韓、俄四國占東北亞國家經濟總量90%以上。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東北亞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隨著東北亞地區合作步伐加快,遠在大陸東南方的臺灣地區希望融入這一區域的心情更加迫切。來自臺灣的企業家普遍認為:臺灣未來發展離不開大陸。臺灣企業多次參加東北地區展會后,對于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市場需求有了更進一步了解,讓臺灣優良產品享譽東北亞市場。
2014長春農博會8月15日至24日在長春農博園舉辦。本屆展會總面積106萬平方米,分為展館區、展場區兩部分,共安排展示展銷和文化活動兩大類22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