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2-09-30 16:32:43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關鍵詞:儲能能源電力 由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四部委指導,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專業委員會(CNESA)聯合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2012已于昨日正式開幕。而在22日舉……
由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四部委指導,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專業委員會(CNESA)聯合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2012”已于昨日正式開幕。而在22日舉行的會前專題研修會上,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兼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表示,未來十年,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不斷上升。
“為滿足未來我國電力需求及清潔化發展目標,2015年全國電源總裝機將達15億千瓦左右,2020年將達19億千瓦左右。”白建華說。
具體到各類電源的裝機比例,他表示,預計水電裝機比重將基本保持不變,未來10年保持在20%左右;煤電裝機比重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68%下降到2015年的65%和2020年的60%;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不斷上升,由201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30%和2020年的34%;調峰電源(抽水蓄能、燃氣發電)裝機比重將增大,由2010年的4.4%上升到2015年的4.8%和2020年的6.2%。
“考慮到系統調峰需求、建設條件、跨區電力輸送、系統經濟性等因素,未來調峰電源應加快發展,主要布局在‘三華’(華東、華北、華南)接受端地區。”據白建華介紹,“三華”接受端地區的抽水蓄能站址資源較為豐富,單位造價較低,建設經濟性好;而燃氣發電盡管調節能力好,但電價水平高。根據調峰需求及地區電價承受能力,燃氣電站也主要布局在接受端。
他預計,2015年,“三華”地區抽水蓄能裝機將占全國的67%,燃氣發電裝機占76%。
中電聯規劃與統計信息部分析處副處長侯勇在昨天會上表示,未來十年電力行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電力負荷特性對電力保障帶來很大壓力,新能源發展也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新的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需求調節將成為促進電力供需平衡調節的措施之一;系統控制能力提高則有助于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此外,提高儲能能力將有效應對電力需求特性與負荷特性的差異。”侯勇說。
據他介紹,未來中國電力領域的發展脈絡大致是:優先發展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積極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推進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
作為儲能產業界迄今規格最高、專業性最強、最具權威性的主題大會,此次峰會邀請到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司長、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工信部裝備司處長等部委領導以及40多位國內外專家在會上闡述儲能產業最新政策和市場機會,同時將深入探究儲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網”、“分布式和微網系統”、“電力輔助服務”三個核心領域的應用。
來源:中國證券網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