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2-09-30 16:18:35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關鍵詞:新能源春天電動汽車 剛剛結束的第12屆北京國際車展上,展出了88輛新能源汽車,其數量創歷屆北京車展之最。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于對石油資源日漸匱乏和環境保護等多方……
剛剛結束的第12屆北京國際車展上,展出了88輛新能源汽車,其數量創歷屆北京車展之最。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于對石油資源日漸匱乏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考慮,新能源汽車正在引起各大汽車廠商的格外重視。
而就在本屆車展的前幾天,獲準通過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車展的市場風向標,與國家的《規劃》不謀而合,握手言歡,這是個好事。且不說這些展車什么時候才能真正走下展臺,駛進實際的銷售環節,至少它給人們帶來了不小的希望。
更何況,國家對購買新能源車,還給出了刺激性很強的政策。財政部3月初發布通知稱,對節約能源的車船和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分別減半征收和免征車船稅,其中新能源汽車就包括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試點城市中也不乏很具誘惑力的政策出臺,以深圳為例,購買由比亞迪汽車生產的電動型比亞迪e6多功能商務車,每輛可享受人民幣12萬元補貼。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高調地向人們宣布,新能源車市場的春天來了。
但希望并不一定就是現實。簡單地算筆賬,《規劃》提出到2015年實現銷量50萬輛,拋去目前極低的保有量,4年的時間里,每年至少要賣出十萬輛新能源車,才能達成規劃所要求的目標。這個銷量對于去年全年僅僅賣出8159輛新能源車的中國市場來說,稱得上是令人驚掉下巴的天文數字了。
退一步說,即使這個規劃目標得益于補貼的加大、城市公交的換代支持等因素,能夠如約順利達成,那么接下來的2016年到2020年,必須要實現450萬輛的銷量,才能湊齊500萬的宏偉規劃。這就意味著,此后5年間,每年要完成銷售90萬輛,每月得賣出75000輛新能源車,才能讓《規劃》落到實處。
很顯然,這樣一個預期,實現起來是很有些難度的,要知道,在新能源車市場基礎最好、賣得也最好的美國,單月銷量最高也才3萬多輛。而且,就我國車市來說,除去新能源車價格居高不下、讓消費者難以接受這個主因外,配套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新能源車技術尚不成熟等都是要命的難題。最簡單的,在充電站、充電樁、充電設備包括插頭、接口、鋰電池等硬件細節上,到現在都未見一個統一的標準,哪個車主會放心地掏出比傳統動力車型多出一大把的錢,去買一輛新能源車?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新能源車想要實現這樣的“大躍進”,無異于天方夜譚,這與上世紀某年代的大放“衛星”沒有什么區別。而這既非妄自揣測,也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很久以來,新能源車空放“衛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09年的《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就曾提出要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到2011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然而,令人難堪的事實是,50萬輛的產能,就像是走不下展臺的新能源概念車一樣,時至今日仍是不能落實的“概念”,而去年8159輛的銷量,相對于中國車市1850多萬輛的總體銷量,也只占了0.04%的份額,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之后的去年7月,科技部出臺《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又提出到2015年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看上去相當壯觀??墒牵瑒倓偝雠_的新《規劃》把這一數字砍掉一半,調低到了50萬輛,也說明當時所提的100萬輛的目標,不過是又一個放得很高很大,卻最終掉下來的“人造衛星”而已。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發展,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發展不等于冒進,發展必須要遵循市場規律才能實現。中國的新能源車規劃要盡快地從夢想走到現實,首先要邁過技術、價格以及配套設施這些坎兒,而這顯然不是畫出一個個看上去很美的大餅就能解決的。少喊一些口號,少放一些“衛星”,從小做起,真正把事關新能源車發展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好,遠比不時拋出一些好高騖遠的目標來得實在。
來源:人民網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