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2-09-30 16:09:27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關鍵詞:電子電路展CPCASHOW 2012PCB市場 (PCB)產業正進入新一輪發展時期,中國電子電路產業也正在轉型,邁入強盛期。隨著外部市場需求增長的放緩、環保要求的提升以及內部深層次的……
(PCB)產業正進入新一輪發展時期,中國電子電路產業也正在轉型,邁入強盛期。隨著外部市場需求增長的放緩、環保要求的提升以及內部深層次的矛盾,國內PCB產業再一次站在機遇和挑戰的關口。PCB企業迫切需要提升人員效率和技術能力、加大清潔生產力度、完善產業鏈結構、完善產業配套來推動中國印制電路板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在近日由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CPCA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電子電路展覽會(CPCASHOW2012)開幕會上,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理事長由鐳指出PCB產業持續發展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向高端轉型勢在必行
PCB市場以HDI板為主導,PCB企業要積極進行產品調整和升級。
如今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使PCB不斷向HDI、封裝基板和柔性PCB等高端產品發展,但目前我國PCB主要是中低端產品。印制電路信息雜志社主編林金堵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當前PCB市場以HDI板為主導向前發展,尤其是用于CSP的IC載板或IC封裝基板發展速度最快、附加值也最高,PCB企業要積極進行產品調整和產品升級。此外要加快創新發展,目前PCB技術發展趨勢主要是在生產上采用激光技術和納米技術,如激光直接成像LDI 和噴墨打印的研發和應用,這將帶來重大變革,國內PCB企業也應加快布局。
而在PCB產業鏈環節上,材料和設備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該領域仍面臨諸多挑戰。CPCA設備儀器分會會長楊朝輝提到,我國PCB專用設備儀器近年來雖然發展很快,但在質量、穩定性、精度方面仍有差距。主要以進口設備為主,尤其是數控機械鉆機、激光鉆孔機、 PCB外觀檢驗機等。他進一步指出,PCB設備業要關注今后HDI市場需求,加大研發力度,跟蹤前沿技術工藝,實現高端設備的突破。而在原輔材料的開發上,覆銅板基本上仍以普通基材為主,滿足無鉛化要求的高分解溫度覆銅板、IC封裝載板、高頻微波板等還主要依靠進口。印制電路信息雜志社副主任馬明誠介紹說,PCB輔助材料中的抗蝕干膜和濕膜還基本被PCB強國所壟斷,化學藥品也是國外品牌長期占據主導地位,應在這些方面加快突破。
除了在產業鏈中高端環節著力突破外,在PCB產業前沿技術上也需加快儲備,比如印制電子等。
綠色環保更為推崇
產業結構調整、環保標準要求PCB企業具備更高的清潔生產能力。
如今環境保護是一項國家政策,隨著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環保法規要求越來越具體、細致、規范、全面。CPCA副秘書長梁志立介紹說,部分地區的環保措施對PCB企業嚴控主要體現在:廢水中污染物排放除銅、COD、PH及廢水排放總量重點控制q外,氨氮、總氮、磷亦要檢測,排放不合格同樣要處罰; 廢水循環回用率逐漸提高到60%;逐漸要求企業做到廢水中鎳趨于零排放;以強制企業做清潔生產審核為手段,迫使部分能耗高、工藝落后、廢水排放不規范和不達標的企業關停并轉。“上述環保措施會繼續對我國PCB行業施加影響,從而使相關PCB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向高端高附加值產品方向發展。”梁志立強調說, “堅持走清潔生產與可持續發展道路,產業結構調整、環保要求的日益提升要求PCB企業具備更高的清潔生產能力。”
PCB行業面臨兩方面的環保壓力:一方面是客戶的需求,比如:POHS指令、無鹵產品、PFOS指令等;另一方面是法律法規,這給PCB業帶來更高的要求。CPCA環保潔凈分會會長陳榮賢也指出,在環保新技術方面,生物膜技術、微電解技術、高壓小電流脈沖電沉積技術以及全新的酸性蝕刻液技術等可進一步適應環保的要求。陳榮賢進一步提到,PCB的節能環保不僅要有新的技術,還要有新的觀念。從源頭抓起減少排放,做到資源回用,再生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新方向。此外,綜合處理讓廢水之間互為處理藥劑,減少藥品的投放,也就減少了二次污染,這也是一個方向。
重在完善產業鏈結構
“十二五”期間要在關鍵環節和技術上有所突破。
在“十一五”期間,國內PCB產業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在兩次危機中雖有小幅調整,但都順利通過危機的考驗。2011年國內PCB產業銷售額達 1495億元,復合增長率為8.4%;產量達1.9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為8.1%。但今年PCB產業或難以延續之前的高增幅,業界一致認為增幅將趨緩。梁志立指出,各種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各企業訂單難接,經營困難。綜合來看,今年全球PCB會有4%~5%的增長,而近年中國每年的增長率都高于全球水平,基于當前的經濟形勢,中國PCB增幅會放緩,但仍會是全球最大。
在這種形勢下,PCB行業的“十二五”目標是力爭在2015年實現銷售額達到202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8%;實現產出2.5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為7%也在情理之中。當然,持續發展還要在關鍵設備及檢測儀器、高性能基材、化學藥品等嚴重依賴進口以及PCB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等方面有所突破。
由鐳指出,國內企業要逐步完善產業鏈結構,提升上下游整合能力,加快印制電路板用各種高端材料、專用化學品材料,高精密專用設備儀器的研發、配套與產業化。需要多做“減法”,通過自動化水平提升、利用管理和技術手段提升人員效率,實現PCB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加大技術創新。在高端產品領域,我國大陸企業所占比例遠落后于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企業。以IC基板為例,2011年國內IC基板占全球比重僅為6%,而日本占比高達41%。產業結構調整將成為推動國內發展的主要動力,國內企業必須將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提高高端產品的產值占比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IC觀察
愿更多PCB民企上市
王龍基(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市場經濟的核心應該是“平等”、“沒有歧視”,當然也不應該存在“特殊”。我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在取得這個成績的過程中, “平等”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國家的所有政策對兩百多家國有企業是全方位的力挺,而對于分擔了全國80%以上就業重擔的廣大民營企業,文件上有“支持”,報告上有“關注”,但實際落實行動相比之下少得可憐。民營企業承擔了很重的稅賦,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地位。
就PCB行業來說,中國大陸的印制電路板銷售額已超過全球的1/3,達到37%~38%。到2011年年底,我國大陸印制電路板企業僅有10家、覆銅箔板企業僅有2家、設備企業僅有1家公司上市。而歐美、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和香港等地的同行上市數量遠遠超過我們。
我們的行業要真正躋身于世界先進之列,要成為又大又強的行業,必須依靠民族企業的發展和提升。而這種發展和提升,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和政策支持外,還需要資金的支持,要讓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民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更多更快地通過上市融資,來籌集資金,推動企業發展。
欣喜的是,《“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指出,要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其中,要加快發展主板、創業板、場外市場,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積極推進債券市場建設,完善信用債券發行及風險控制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在主板、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鼓勵符合條件的上市企業通過再融資和發行公司債券做大做強。愿規劃早日落實,早日真正實施。也愿更多的金融業真正的關注我們中國的民族企業。
來源:21IC電子網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