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2-09-30 15:33:55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關鍵詞:新興產業新能源車展 8月19日至23日,首屆江蘇(南京)國際車展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次車展有超過60個汽車品牌、400多款新車精彩亮相。江蘇省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常務理事、……
8月19日至23日,首屆江蘇(南京)國際車展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次車展有超過60個汽車品牌、400多款新車精彩亮相。江蘇省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常務理事、省汽車交易協會負責人、本次車展主辦單位負責人束長生稱:希望將南京車展打造成“長三角”會展經濟新亮點。 李赤日 文/攝
黃 政
會展經濟涉及工業、農業、商貿等諸多產業。據統計,一個好的會展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可達1?9甚至更高。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會展業已成為新興的現代服務貿易型產業,并且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如何以會展經濟這一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支柱為抓手,促進江蘇新興產業倍增計劃的實施和落實,成為江蘇目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江蘇會展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初,無錫、南京、蘇州等地是全省起步最早的展覽城市。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6月底,全省投入使用會展場館超過70座,室內展館可容納國際標準攤位數超過3萬個。江蘇會展經濟主要從兩個方面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一是省內自辦展。較具影響的展會能夠強有力地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升級。例如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通過舉辦高峰論壇、展覽展示等活動,對宣傳推介江蘇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前景,促進省內外、國內外國際服務外包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組織江蘇企業出國(境)參加專業展會。例如江蘇省生產光伏產品的高能硅原料90%依賴進口,且光伏產品80%的市場在國外,為此,省貿促會開發了美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一系列太陽能專業展會,帶領江蘇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有力促進了太陽能新興產業的發展。
如果從全國乃至全球角度來觀察,江蘇會展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阻礙并影響其健康發展。
從自辦展覽的層面看,江蘇會展業仍處于低層次運作階段,各相關部門發展滯后,相當數量的展覽場館處于粗放式經營管理,展覽服務機構仍屬創業起步階段,缺乏會展人才培育機制等。此外,會展行業協會機制尚待健全,各地的展會活動也缺乏有機的聯系與整合。
從出國參展的層面看,江蘇會展還沒有將對出國展覽的扶持與一般貿易的增長緊密聯系起來。浙江一般貿易出口占貿易出口總額80%左右,而江蘇則在35%左右徘徊。據不完全統計,浙江出展面積數及企業出展次數是江蘇的3倍多,一直是對企業出國參展補貼力度最大,出展企業數和面積數最大的省份。
通過市場開拓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必須針對“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的放矢,制定自主辦展和出國參展兩套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
自主辦展的戰略目標是,在新興產業(及多跨度產業)中,以借鑒國外成功展會為立足點,結合江蘇產業實際和市場需要,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下,主動與國外展覽機構合作,舉辦規模適中(1萬平方米左右)的區域性專業展會,努力向專業性和商業化方向發展。
出國參展是本土企業鞏固和開拓海外市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戰略目標相對簡單,通過大力組織和推動企業出國(境)參加國際專業的新興行業展會,如新能源車展、太陽能展、風能展等,使新興行業企業在競爭中贏得主動,鍛煉業務團隊,提升企業形象。
(作者系江蘇省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江蘇省貿促會副會長)
【江蘇的轉型升級工程】
按照經濟社會發展以創新驅動為主、拉動經濟增長以擴大內需為主、未來產業結構以服務經濟為主的方向,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堅決打好轉變發展方式這場硬仗,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以轉變破解制約,以調整尋求出路,以轉型培植優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三次產業協調帶動。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促進三大需求協調拉動。進一步優化區域發展格局,促進三大區域協調互動。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度安排。
【三大計劃】
江蘇省于2010年下半年出臺“新興產業倍增、服務業提速、傳統產業升級”三大計劃:
從2010年至2012年,新興產業銷售收入翻一番,到2012年突破3萬億元;服務業年均增長13%以上,高于GDP增速;傳統產業技改投入1.52萬億元,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突破200家。這是江蘇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目標。
――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是江蘇產業轉型升級的龍頭,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軟件和服務外包、物聯網等六大產業。到2012年,六大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翻一番,超過3萬億元,占規模工業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0%,成為江蘇經濟的支柱產業。
――服務業提速計劃,推動服務業發展實現“三個高于”:服務業投資增長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服務業增速高于GDP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每年高于1個百分點,力爭3年提高5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升級計劃“提出,未來3年江蘇將大規模改造提升紡織服裝、冶金、輕工、建材等傳統產業,3年完成技改1.52萬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每年提高11%以上,新培育江蘇名牌產品680個、中國馳名商標100個以上,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顯著提高。
【第三次轉型】
回顧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江蘇已經經歷過兩次經濟轉型。
第一次轉型以發展鄉鎮企業為標志,實現了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歷史轉變。第二次轉型以擴大對外開放為動力,實現了向開放型經濟的轉型。現在江蘇省總體上已處于工業化中后期,蘇南地區進入了工業化后期,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和增長動力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正處在第三次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次經濟轉型的核心是向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使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無論是從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來分析,還是從江蘇自身發展的要求來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是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