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2-09-30 15:28:59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關鍵詞:能源體系轉型清潔能源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 能源體系在“十二五”期間轉型勢在必行。“轉型”的重點是做好能源需求總量的控制,增量部分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并逐步落……
能源體系在“十二五”期間轉型勢在必行。“轉型”的重點是做好能源需求總量的控制,增量部分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并逐步落實到國家規劃中去。
□本報記者 原詩萌
“發展非化石能源在中國有沒有條件,到沒到規模發展、可以支撐能源體系轉型的階段?我們研究認為,這個時間已經到來了。”
在近日舉行的2011中國清潔電力論壇暨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對“十二五”期間清潔能源的發展前景作了上述概括。他表示,過去十年,傳統的能源消費模式受到日益嚴重的制約,而清潔能源則逐步走向成熟。
“轉型”勢在必行
韓文科將“十二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任務概括為:保障供應的同時,逐步實現能源發展的轉型。
在他看來,過去十年間,我國能源戰略的重點是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我們“千方百計來保證它”,而這一傳統的能源消費模式,正受到日益嚴重的制約。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統計,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占全球的18%,而且增速較快——2010年全球能源消費的增速是2%,而中國“十一五”期間的年均增速達5.9%。
與其他處于發展階段的經濟體相比,我國的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也處于較高水平。韓文科展示的一份2008年的統計顯示,在“金磚五國”中,中國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均“高居榜首”,其中能源消費量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的3倍多,而二氧化碳排放則是印度的4倍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也日益嚴峻。
“為什么我們的能源壓力這么大呢?因為我們是人口大國,經濟大國,也是特殊能源地緣政治的國家。現在大家也看到了,我國東海、南海的戰略壓力很大,很大程度上與能源相關。”韓文科說。
因此,能源體系在“十二五”期間轉型勢在必行。韓文科表示,“轉型”的重點是做好能源需求總量的控制,增量部分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并逐步落實到國家規劃中去。
走向“規模化”
日益迫切的能源轉型需求,為清潔能源提供了發展空間,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則為清潔能源的規模化鋪平了道路。
韓文科提供的一份2010年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生物質發電的成本在0.4~1.0元之間,風電的發電成本在0.5~0.65元之間,這已經和廣東火電的上網電價——0.47元較為接近了。
“這說明清潔能源的發展已經進入到能夠產業化、規模化和商業化的發展階段,我們再努一把力,它的成本就能接近化石能源發電。”韓文科說。
臺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陳慶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在討論清潔能源的發電成本時,還應該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價格上漲的因素考慮進來。
“以風能為例,現在整機的價格在下降,風能發電的成本也一定會逐年下降,而傳統能源卻在不斷漲價。這兩條線會有一個交點,我預計再過5~10年,清潔能源的價格將和傳統能源形成競爭。”陳慶說。
新能源市場的巨大需求,也點燃了企業的投資熱情。陳慶告訴《科學時報》記者,近幾年,臺達在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投入,未來5年中,臺達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投入將在10億元人民幣的量級。
埃斯倍風電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市場銷售總監高渝浩也表示,目前埃斯倍已在中國建立起了20人的研發團隊,并基本實現了采購和服務的本地化,未來5年在中國市場還將有4~5個億人民幣的投入。
清潔能源誰唱主角?
今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件,使得核電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歐洲一些國家甚至宣布“全面棄核”。
5月29日,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執政聯盟經過12個小時磋商,決定在2022年之前全面放棄核電站。
核電發展的受制,對于其他清潔能源無疑是利好消息。在此次清潔能源博覽會上記者也看到,許多風電、太陽能發電領域的展商紛紛以核電的安全問題為由頭,向外界大力“推銷”自己。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則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不發展核電,中國的能源問題解決不了,電力問題解決不了。
來源:《科學時報》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