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道
兩家住一個大院,中間有一堵不高不低的隔墻,突然有一天從隔墻底下冒出一棵小樹苗。一開始的時候,小樹苗看起來不起眼,沒人在意,可這小家伙偏偏憋了一股勁兒,很快就長出了些模樣來。其中一家最先發現了它的“用處”,并準備拉開架勢“干一番事業”。鄰居坐不住了,也想過來湊熱鬧。你看,有一點點矛盾的味道了吧。兩家就請“族長”來做主,可他也很為難:一來這樹是自己長出來的,沒法界定產權;二來這樹長在墻中間,兩家各占一半兒。怎么拍這個板呢?是像海洋中的島嶼一樣,按“先占原則”,還是誰更積極就歸誰?是按哪家占有對家族更有利,還是干脆就憑感覺隨便拍?
會議產業,就是這棵小樹苗,隔墻的兩邊,一家是旅游業,另一家是會展業,這“族長”就是領導。
中國會議產業的難點和痛點不僅表現在領導“如何拍板”這個問題上,更主要的在于“拍板”之后帶來的效果。綜合來看,我國會議產業運營的模式大概分以下幾種:
一是良性發展型——一些地方的領導拍對了板,建立了恰當的運作模式,會議產業或者會獎旅游業開始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不過,這樣的成功案例并不多,最起碼與發達國家每個城市都把會議產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的情況相比是這樣。
二是自發生長型——不少地方的會議產業還處于自發生長狀態,沒人管。
三是尸位素餐型——說是負責會議產業發展,實際上沒有干多少這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說,所做工作對于當地會議產業的持續發展沒有什么正面貢獻。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既包括旅游業也包括會展業。有人說了,我們每年都舉辦了幾個大型會議,還幫著會議組織方干了不少事兒。實際上,主辦或者承辦幾個會議,對于區域會議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價值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因會議產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大量基礎性工作要做。就像本文開頭講的“樹”的故事一樣,一心想著“占有權”,想著那幾顆所謂的“果實”,你可能向領導那邊交了差,可對于城市的總體發展來說,錯過了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
為什么我國會議產業發展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表面現象是,會議處在旅游與展覽的夾縫中間,是這兩個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衍生品,界限不好劃分。可仔細想想,發達國家的會議產業也是處在旅游與展覽的夾縫中間,可為什么沒有出現會議產業管理的真空?更沒有出現我們國家會議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亂象?
中外之差,實際上差在了理念上。發展會議產業目的是什么?是從根本上促進旅游業、會展業的發展,讓會議產業為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長期而穩定的貢獻,還是為了滿足一些短期的臨時性的需要,敷衍了事?
即便我們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將會議、展覽、旅游等歸在一起管理和協調,按照目前的分工框架——歸旅游或者會展,雖然會存在一些矛盾,但只要能夠沉下心來,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也有可能將會議產業推進良性發展的軌道。
旅游局、會展辦目前的工作方向也沒錯,會展辦系統希望通過發展會議產業,促進城市重點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增長,同時借助重要會議的影響力,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旅游局系統發展會獎旅游,主要是為了提高訪客的層次和質量,增加旅游收入,最后也會歸到區域影響力和品牌形象提升這個大的方向上來。可這兩家共同存在的問題是,過多地關注會議產業的末端,或者直接關注幾個重要會議本身,從而有意無意地忽略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問題。
我們知道,會議產業發展主要應該依靠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因為它是產業發展的基本力量,但會議產業的特殊性還要求政府伸出他們的那只“看得見的手”來提供援助。也就是說,一個地區會議產業發展的效果如何,就要看這“兩只手”舞得怎樣了。市場的那只“手”通常是按照一定的節奏來運動的,那么舞得是不是好看,更多的要取決于政府怎么使用其那只“手”了。
中國的會議、會獎、會展從業者,沒有人不期望中國會議市場舞得越來越協調、優雅而又充滿力量。
(作者系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會議》雜志總編輯)